jrs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名宿之子,10岁学球有点晚了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3月底的最后一天,上海上港球员李圣龙发布了自己的原创新歌《GO RUSH》,这首歌成为当天很多球员的朋友圈爆款。

面对大家“歌王”的称呼,李圣龙总会腼腆一笑,“唱歌都是业余的,比我唱得好的人多的是。”

从《冠军的心》到《never give up》,再到《GO RUSH》,你可以从李圣龙新歌名称中感受到他内心对于足球事业的追求。

过去的2019年,27岁的李圣龙逐渐在上港队中站稳脚跟,面对澎湃新闻记者大器晚成的说法,他却表示,“我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到成这个阶段。”

“希望可以至少踢到34岁。”之所以给出这个明确的时间节点,那是因为对于出生于1992年的李圣龙来说,34岁是他职业生涯可以最后一次触摸到世界杯的机会,“进国家队和打入世界杯,那是每个球员永远的梦想。”

名宿之子,10岁学球有点晚了

李圣龙的父亲是老上海队球员李龙海,申花球迷都还记得,当初职业联赛筹备起步的那个阶段,很多上海队老球员都和徐根宝闹别扭,没有选择和申花队一起踢职业联赛,李龙海是少数几个留下来的老球员。

“后来我爸爸和我说,体测的时候他没有推倒最后一个矿泉水瓶,没能通过体测,也就没办法参加职业联赛了……”

那个时候李圣龙才1岁多,李龙海退役后先在杨浦区带小孩子踢球,过了几年李圣龙慢慢长大,上小学前,父亲把李圣龙寄宿到了体育局学踢球。

踢了一年不到时间,父母看到独生子冬天起早贪黑学球,有时候流下的鼻涕都冻住了,难免有些不舍得,又决定让儿子去读书。

但用李圣龙自己的话说,读书成绩不算很好,属于比较调皮的小孩子——一年级还是中队长,到了两年级就变成小队长了,三年级班干部都轮不上了……

展开全文

这时候是2001年,申花足校挂牌成立,李龙海来到康桥基地当青训教练,需要住校。想到儿子留在浦西读书不方便照顾,于是再次让儿子去康桥基地学球,这时候李圣龙已经四年级了。

其实严格意义来算,他的足球之路从10岁才真正开始。之后,李圣龙就彻底爱上了足球,父母也问他是不是会一直坚定走下去,李圣龙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现在中超联赛中,不乏像高准翼(高仲勋)、李圣龙和谢维军(谢育新)这样的“星二代”,通常来说,小孩子都会在六七岁这个刚上小学的年龄开始踢球,但高准翼和李圣龙都是十岁左右学球,起步晚了点。

高准翼踢后卫,对于小技术的要求或许不是太高,而对于踢前锋的李圣龙来说,或许缺少了三年时间的积累,难免就影响了日后的职业生涯。

李圣龙有时候也和妈妈聊天,如果上小学那个时候就开始踢球,现在也许发展会更好一些?但历史已经没办法重来……

李圣龙说,有时候妈妈也会觉得,爸爸应该在自己学球阶段多教一些技术,“我爸爸那时候在足校就是来看我踢,送点吃的东西,帮忙洗洗衣服。他觉得技术上有教练带着,而且他自己踢球的时候,也是靠自己去悟。”

李龙海司职中场,脚下活在他们那一辈球员中有目共睹,“和我爸踢过,他的球一般别人抢不下,我觉得我们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类型,我没他那么好的技术。”

李圣龙在中超颁奖典礼上献唱。

14号球衣,是自己的风格

李圣龙开玩笑说,自己见证了申花足校从建立到关闭的全过程。

足校2001年建立,他是第一批球员,2009年足校关闭,他正好也被选拔进了上海全运会代表队,之后的4年时间,都在全运会代表队中度过。随后他还和贺惯、杨世元、张卫等打了两年的中乙联赛。

那时,李圣龙是球队的主力中锋,但一开始却遭遇了连续10场比赛的进球荒——李圣龙的抢点和意识比较突出,但总不进球肯定不行,他也开始琢磨如何能够更好,这时候李圣龙开始专注于拼劲,让自己变得更加铁血。

作为曼联球迷,李圣龙一直非常喜欢阿兰·史密斯——无论在利兹还是曼联,阿兰·史密斯的铁血风格甚至比起他的进球更令人印象深刻,“教练给你机会,你就要更拼。”

在曼联期间,阿兰·史密斯身披14号球衣,所以当李圣龙要和徐根宝签职业合同的时候,他和根宝说要穿14号。

根宝脱口而出,“哦,那是克鲁伊夫。”李圣龙接口说,“我喜欢阿兰·史密斯”——那是完全两种风格的球员。

非常巧合,阿兰·史密斯离开曼联后,继承14号球衣的是埃尔南德斯,“小豌豆”抢点和门前的感觉,也一直是李圣龙希望自己可以在球场上展现的内容,“自己喜欢球队中两个最喜欢的球员,都是14号,我也就一直选择14号。”

在上港这几年时间,除了韩国外援金周荣选择14号球衣的两年时间,李圣龙一直是14号球衣的主人,他也展示了自己和两位足球偶像相似的风格,“我是狮子座的,到了球场就是不服输。”

去年李圣龙留下了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客场和全北现代比赛,他拼命回防硬拼对方边锋文宣民,最终造成后者恼羞成怒动粗被罚下场;之后客场和恒大的联赛关键比赛,他在一次进攻结束后和郑智发生了冲突。

“比赛的时候,就是全力以赴,没有考虑别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或者踢别人。”李圣龙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我在球场上做了一个很花哨的过人动作,那绝不是羞辱对方后卫,只是我前几天看了C罗的相同动作,想模仿一下而已。创作歌曲,打发手术后的无聊时光

如果说踢球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那么李圣龙音乐上的天赋,应该是来自于母亲的家族。

他的外公是老年合唱团的老师,妈妈唱歌也非常不错,李圣龙从小也对音乐着迷,喜欢BIZ乐队的俞思远,也喜欢五月天。

“我小时候就想组自己的乐队,那时候周一到周五在康桥足校,然后我们几个好朋友在周六日的时候就会去徐家汇,背着吉他学音乐。”

当时李圣龙都想好了,组个乐队名字就叫sacred,他觉得这个词的意思(神圣的)非常有意义,虽然后来因为当时的小伙伴后来各奔东西,组乐队的想法无法实现,但李圣龙之后还是特地把自己的第一首专辑命名为《HEY SACRED》。

之所以搞音乐创作,这和李圣龙当时遭遇职业生涯一次严重伤病有很大关系。

2013年踢全运会,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最后一场对阵武汉,李圣龙打进全场比赛唯一进球,在转身完成射门的那一刻,他的膝盖和对手撞了一下,当时李圣龙就感觉到了右侧膝盖出了问题。

他又坚持了十几分钟,才向场边的成耀东示意换人,“在这之前,我踢球从来没有主动要求被换下过。”

赛后诊断显示,膝盖里面有了小碎骨,但为了全运会复赛和决赛,李圣龙选择了保守治疗,没有动手术。全运会拿了冠军后,他就到了东亚踢中超,为了竞争队内位置,李圣龙又选择了咬牙拼命。

但到了2015年,连续几天训练后,如果不是拄拐,他都无法走到食堂吃饭,这时候李圣龙知道,自己必须动手术了。但此时除了右膝,他的左脚跟腱也撕裂了,“应该是右膝受伤,很多时候吃力在左脚的关系。”

膝盖手术非常成功,但左脚跟腱因为只是撕裂,无法做手术,所以直到现在,李圣龙还必须还要在训练前后在跟腱超声,“2015年就休息了一年,膝盖的问题其实到了6月就没问题了,但跟腱还没有好,就一直跟着当时的队医科蒂做按摩、理疗和恢复脚腕力量……”

养伤的这段时间,对于职业球员来说多少有些迷茫,还好李圣龙还有自己音乐上的爱好,他原创了很多歌,令人比较印象深刻的是《never give up》里面的几句歌词:

一转眼我已老大不小,球踢的算还好但还没变国脚……没有捷径找寻就变的更加努力,每天都在想着超越自己一点点……我能选择放弃,但我永远不会放弃……

这,真的有点当时李圣龙现状的真实写照。

2018赛季中超颁奖典礼,李圣龙作为冠军队成员还上台献歌一曲,“歌王”的绰号从此就传开了。说起这个绰号,李圣龙总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唱歌大家都是业余的,肯定有很多人比我唱得好,其实我就是喜欢创作一些歌词。”

现在的《GO RUSH》是李圣龙第九首原创单曲,他希望如果有灵感的话,自己可以在退役前创作14首单曲,那正是他的球衣号码,“如果可以开一个演唱会,就更好了。

李圣龙参加亚冠联赛。

中超首发,等待了整整208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