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限薪令倒逼更多“武磊”留洋?市场很大但还要靠实力说话
一边是孙兴慜178场英超65个进球+35次助攻的傲人纪录,一边是武磊20场西乙+国王杯仅3球的惨淡数据,而中日韩留洋第二梯队在人数和质量上更是无法相提并论。日本、韩国、中国,欧洲五大联赛球员效力数量比为16:9:0。实力和性格成为阻碍中国球员留洋的两道难关,而在史上最严限薪令的驱动下,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武磊们”愿意主动走出舒适圈呢?这需要俱乐部、足协结合青训、校园足球和职业体系建设,共同探索出一套合理、长远的留洋模式,让中国球员出国踢球的目的更纯粹,目标更现实。
0:9:16……中韩日留洋对比折射惨淡现实
众所周知,武磊在跟随西班牙人降入西乙联赛之后,目前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的中国球员为0!而2020/21赛季,效力于五大联赛的韩国球队共有9人,年龄段从19岁到29岁。亚洲一哥孙兴慜在热刺状态神勇,多线作战出场27次,贡献了16个进球和9次助攻,并成为在英超联赛中制造100球的亚洲第一人。此外,黄义助、黄喜灿等当打之年的主将在法甲和德甲都有不错的表现,李刚仁、千成勋、郑优营等年轻球员也能在五大联赛中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并有突出贡献。
尽管缺少孙兴慜这样的巨星球员,但日本留洋成绩同样显著,去年在疫情影响下日本组建过“全欧班”的国家队,实在令人羡慕。2020/21赛季,效力于五大联赛的日本球员共有16人,其中南野拓实在豪门利物浦已经贡献了4个进球和2次助攻;富安健洋、吉田麻也、酒井宏树等后防球员都是意甲和法甲俱乐部的绝对主力;乾贵士、久保健英、镰田大地等中前场球员不仅有得分能力,还能帮助球队串联进攻。
相比之下,中国球员的留洋表现就要暗淡很多,本以为可以在西乙大杀四方的武磊仅仅交出了20场3球2次助攻的答卷,其中遭遇了长达11场的进球荒。效力于法乙欧塞尔队的季骁宣刚刚才在法国杯的比赛中完成个人赛季首秀,此前他已经苦坐了20轮冷板凳。 0:9:16,这只是中韩日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球员的数据对比,如果再比较其他欧洲联赛和欧洲二级联赛,中国球员与韩日的差距只会更大。
武磊迷失的背后 是中国球员留洋的通病
先从全村的希望武磊说起,2019年,武磊在各项赛事代表西班牙人出战49场,29次首发,总共打进8球,其中西甲4球、欧联杯2球、国王杯2球。然而进入2020年,武磊的数据逐渐下滑,哪怕降维来到西乙赛场,也难有闪光表现,38次出场仅打入5球。
长期关注武磊比赛的球迷应该感受到了,武磊在西班牙人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如果说之前我们总是抱怨武磊能够跑出机会,但是队友不想传球或者不会传球的话,那么现在武磊连创造机会都特别难。而且似乎他的信心、心气也不断走低,武磊为何一点点迷失呢?
首先是受到能力全面性的限制:众所周知,武磊在中超联赛不只是跑位和进球,个人突破、组织串联、助攻都有所贡献。但是来到欧洲赛场,武磊只有靠无球跑位生存下来,其他技能可以说“能不用就不用”。从西班牙人的现有阵容来看,无论是4-3-3阵型还是4-4-2体系,德托马斯铁定占据主力中锋位置,他的盘带和射门能力毋庸置疑;恩巴尔巴在边路的人球结合能力加上一脚定位球,让他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武磊需要和普阿多、梅拉梅德、巴尔加斯、梅伦多竞争1-2个主力位置。所以在表现比较平淡的时期里,武磊踢替补并不意外。
其次是武磊的性格以及性格对其自信心的影响:武磊个人的特点无法改变、教练如何使用他也由不得自己决定,但武磊自身的信心、心气也在快速下滑,这直接体现在了比赛的侵略性和战斗欲望方面。个人突破几乎没有、拿球之后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把球安全的过渡到队友脚下,这导致武磊的直接威胁太小。另外,武磊原本决定留在西班牙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要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但如今他已经完完全全沦为替补,每场10-25分钟的出场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平平淡淡自然成为了主旋律。
回顾之前孙继海、郑智、邵佳一等留洋相对成功的案例,除了自身的绝对实力之外,如何快速适应和融入团队,提升自信心非常重要。所以多年后当孙继海回到曼城主场时,所有球迷都还记得这位中国太阳。
中超限薪倒逼留洋?先把留洋目的明确了
限薪同样适用于中国球员,这样可以鼓励中国球员去到国外,尤其是欧洲,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正在与德甲、西甲进行对话,同时找出年轻球员让他们留洋。以前一些中国球员在国内有很高的工资,这成了他们很少留洋的借口,而现在这条路行得通了——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
从中超出台的最新限薪令来看,国内球员的顶薪为500万,此前合同顶薪为1000万。那么年薪500万-1000万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欧洲五大联赛平均年薪最高的英超已经突破350万欧元,紧随其后的西甲达到了300万欧元,其他三大联赛也都在100万欧元以上。
不过中下游球队平均薪水并不高,以意甲联赛为例,佛罗伦萨、卡利亚里、都灵等球队半数以上的球员年薪不到100万欧元,50万欧元以下的球员很多。 荷甲、葡超、土超以及俄超等欧洲二三流联赛传统豪门球队的主力球员,年薪基本上也过不了100万欧。最直接的例子是,武磊续约西班牙人的年薪大约为50万欧,这是其上港工资的1/4,比现阶段中超顶薪都还要少,所以通过限薪来倒逼留洋有些不切实际。
我最后悔的就是,当年在国外应该再咬一咬牙坚持一下。现在我们和日韩年轻球员已经完全比不了,我只能说很羡慕他们。孙兴慜15、16岁就已经在海外踢球了,我在想我要是早几年出去情况可能不一样。太多中国留洋球员是在浑水摸鱼,有一大波海外球员现在完全是为了出国而出国——韦世豪
既然留洋年薪不如呆在国内,那么留洋的目的是什么呢?留洋又能给球员带来什么呢?很多人觉得有了留洋的经历,将来回国能更好地发展,但看看从葡萄牙、西班牙回来的少年们,真正能够踢上球的并不多,踢出来的可就更少。包括林良铭在踢西班牙低级别联赛时,最终落选了中国国奥奥预赛的大名单,反倒是回到国内在大连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现实面前,留洋镀金的愿望也只是空想,走出国门的最大目的就是提升实力。
尽管此前蒿俊闵、张稀哲、于大宝、王刚等球员留洋生涯不算成功,但他们在国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回到国内快速成为俱乐部的核心,综合能力提升明显。当中超金元时代落下帷幕的时候,需要更多优秀的中国球员有勇气走出留洋这一步。
中国市场是很大 但一切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毫无疑问,中国市场非常大,这肯定能给国内球员留洋提供便利。自从武磊武磊加盟西班牙人之后,他的西班牙人球衣就成为了抢手货。加盟仅一个月,武磊的球衣销量在中国地区超过了1万件,西班牙人相关产品比如比赛服、训练服、卫衣等,也出售了2000多套。在西班牙人官宣武磊加盟之后的48小时里,仅仅在中国大陆,就有超过3.5亿中国人对武磊登陆西甲的新闻保持了关注和浏览。加上广告、赞助和转播收益,2019-20赛季西班牙人总收入超过1.32亿欧元,创造了新纪录,这都与武磊的加盟密不可分。
不过这些反过来又能给武磊带来什么呢?在卢比麾下,在伊格莱西亚斯身边,武磊能进球、造点,自然就是绝对主力;不过一旦竞技状态下滑,很快就会沦为替补。哪怕是被媒体不断渲染的武磊PK梅西,主教练都能出于战术考虑将其放在替补席上。此前张稀哲效力沃尔夫斯堡时期在联赛末尾几次入选比赛名单,但均无缘登场。 所以无论球员是怎样的背景,要想站稳脚跟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另外,中国足球在世界范围内是什么水平大家都清楚,欧洲俱乐部没有培养和等待一个中国球员的义务,更不可能围绕一个中国球员制定怎样的战术。很多时候队友的第一选择不是武磊,甚至不愿意主动给武磊传球,也并不难理解,所有的机会只能靠自己去争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