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表示,齐达内和皇马一直在为他制造障碍。
这几年每到夏天,皇马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贝尔什么时候走。而今年的难题似乎更加严峻:全队性价比最低的“大圣”,贴钱也送不走。
疫情阴影下小亏当赢的皇马,自C罗离队后的全盘重建,总会卡在贝尔这一关。而类似的高薪长约送不走,已经成为豪门通病。在这个梅西都无人敢买的年代,合同之于贝尔们,非但不是束缚,反而是旱涝保丰收的护身符。
任由齐达内摊开手心,“大圣”贝尔都在那里,领着他的1700万欧元年薪,谈笑风生。
贝尔和齐达内的矛盾早已公开化。
“大圣”成“老赖”
自今年1月4日对阵赫塔菲的比赛打满全场之后,长达5个多月,贝尔不知满勤为何滋味,确切地说,整个下半赛季,皇马11号只得到了270分钟出场,只占到皇马总出场时长的11%。
整个赛季,贝尔1092分钟的出场时间排名全队第14——欧冠淘汰赛一场没上,2球2助攻的成绩单是10年来生涯最低点。
比起惨淡的出场时间和输出,更令人“不能忍”的是贝尔的态度。
复工之后,百无聊赖的贝尔,索性对着镜头放飞自我:皇马2:0击败阿拉维斯之战,自知不会上场的贝尔,把口罩当成了眼罩,蒙着脸在替补席上装睡。
而被镜头扫到时,原本一脸严肃的他突然开怀大笑;之后似乎还嫌聚焦时间不够长,他甚至卷起了纸筒当成了望远镜,一本正经地跟摄影席对视………
贝尔在看台搞怪。
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去年夏天皇马国际冠军杯收官战遭遇马竞7球痛打,一脸凝重沉默的皇马替补席上,贝尔笑得格外开心。而当比赛尾声两队球员爆发冲突时,贝尔选择远离人群,冷冷围观。
事实上,从齐达内“二进宫”之日起,之前就芥蒂颇深的两人,虽然因主席弗洛伦蒂诺的说和未将矛盾公开化,然而互相看不上、私底下对着干,已经是全队心照不宣的秘密。
从去年开始,皇马已经想尽各种办法送走合同还有3年的亿元先生,但伴随着中超买家知难而退,贝尔本人又不愿过早去中东和北美养老,转会一事也就没了下文。
重要的是,疫情期间欧洲豪门降薪大潮中,降幅仅有10-20%不等的皇马,简直是金饭碗的代名词。作为对比,一向以高薪著称的巴萨,降薪幅度高达70%。
对于税后年薪1700万欧元、全队仅次于阿扎尔(1755万欧)的贝尔而言,钱多事少不耽误打高尔夫,这样的美差哪儿去找?
枯坐板凳的“大圣”。
威尔士>高尔夫>皇马
作为过去10年足坛著名飞毛腿,贝尔的油箱里,还剩多少油?
一个令皇马球迷略感不快的现实是,尽管贝尔的俱乐部表现一言难尽,但只要回到威尔士国家队,“大圣”总是格外神勇。
刚结束的欧国联B级别威尔士与保加利亚之战,全场飞奔的贝尔固然没有参与进球,但仍是场上威胁独一档的存在,赛后也被多家媒体评为全场最佳。
考虑到威尔士已经跻身欧洲杯,贝尔在皇马留力、全部心思放在来年欧洲杯,几乎板上钉钉。
但这样的“一头热一头冷”,除去继续触怒齐达内,几乎毫无作用:齐达内已经不止一次要求高层尽快送走贝尔,但零买家的现实面前,皇马更现实的目标是尽快止损。
贝尔在训练场还不忘高尔夫挥杆。
可惜贝尔团队也绝不成人之美——他们给出了俱乐部两个选择: 要么找到下家,开出一份年薪不低于1500万的合同;要么解约走人,但直到2022年合同到期日,3400万欧元的薪水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这样的要求,显然和皇马减负的大目标背道而驰。此前球队送走阿什拉夫、哈维·桑切斯等人,已经入账超过6000万欧元,下一步J罗、雷吉隆、马里亚诺和马约拉尔等人,还将给银河战舰带来更多现金流。
在阵容瘦身同时,皇马将更加仰仗青训和南美掘金,而代表上个时代的贝尔,显然已是多余人。
相对于贝尔宁可不上场,也要拿高薪的态度,皇马内部对清洗贝尔也有不同意见:温和派倾向于下家俱乐部支付象征性转会费,然后由皇马补贴部分年薪,避免落得个贴钱清洗的笑柄。
而另一派则以齐达内为首,宁可赔上贝尔最后一年年薪,也要尽早送他走人——毕竟去年此时,皇马因严重伤情只能暂留贝尔应急,时移世易,前场人满为患的皇马,早已留不下贝尔这一剂“毒药”(齐达内语)。
贝尔的未来在哪?
豪门“卖猴”,个个犯难
2013年加盟至今,“大圣”的确在许多重要场合,帮助皇马力挽狂澜,但在2017年后,愈发频繁的伤病和始终不端的态度,让贝尔愈发成为球队鸡肋。
而伴随着年龄增长,这份签下时就备受指摘的合同,更是成为沉没成本。然而,贝尔并非个案,眼下合同既高且长的老将,无一例外都是豪门心病。
与贝尔遥相呼应的,是同样在巴萨渐成多余人的苏亚雷斯。
但高姿态表示愿意为球队重建让路,前提必须支付剩余合同薪水的苏牙团队,比贝尔和梅西都更加高明——既不主动逼宫,又赢得了多数本队和中立球迷的感情分,最终迫使巴萨仅支付600万欧元就解约的如意算盘落空。
而今,苏亚雷斯进可转战尤文搭伙C罗,退可留守巴萨继续与梅西合作,着实是博弈中的赢家。
威尔士队友帮贝尔写清楚了他心中的顺序:威尔士>高尔夫>皇马。
疫情防控至今,均不同程度面临亏损的豪门,青睐的要么是极具潜力的超新星,要么是合同期满的老将即战力,而两头不靠的贝尔们,必须要在比赛机会和经济保障中二选一。
能像拉基蒂奇一般,既有现东家愿意放人、又有母队肯于接盘的是极少数——换言之,疫情结束前的这份合同,是贝尔们在欧洲俱乐部生涯的最后一张大单。
而即便贝尔能和皇马达成一致,提前以自由身另觅下家,多数球队都养不起年薪高昂、踢法养生的威尔士人,正如阿森纳疫情期间开掉了55名工作人员,却不敢拿球队10号的烂合同做文章一样——尾大不掉,烫手山芋。
在欧洲足球这般经济形势下,注定未来几年间豪门的“贝尔式战争”,还将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