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德甲联赛大使杨晨:为什么武磊能出国踢球?

北京时间10月31日,“走进德国”2020北京站活动正式在朝阳区望京小街启动。德甲联赛大使,前中国球员杨晨也接受了相关媒体的采访。

Q1:本赛季中超联赛目前还在进行中,就您的观察,有哪些国内球员现在具备在德甲或德乙效力的水平,可以尝试留洋呢?

A:就这个问题,我想先谈一下为什么武磊能够出国踢球。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球技出色,他还有出去比赛学习的欲望,这是特别关键的,因为他有想出国踢球的意愿。他来到西班牙后,不管是在哪一级别联赛,是有去拼搏努力的欲望的,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界定点所在。我们的球员出国留洋要有这种欲望才行。

武磊出国时差不多是29岁,我觉得略微晚了些,但是武磊非常努力,他已经在西班牙做得很好了,这个值得肯定。另外一点就你刚才所问,现在中超有没有具备这样能力的球员,目前据我观察中超唯一具备这一实力的可能是广州恒大的杨立瑜。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要看球员自己有没有这种意愿。我觉得到德国的话不光是踢球,也是学习和涨球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会更多建议年轻球员能够出去留洋,不管是去德甲还是德乙或者其他联赛,能够得到锻炼是最重要的。

Q2:您刚才也提到了武磊,他最近几轮比赛因为伤病都没有出场,可能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您对于他现在有着什么样的建议?

A:武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从他的年龄、职业生涯经历,包括过去在上港的经历来看,他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伤病、教练的用人选择、队友对他的支援力度等问题,而这些也都是我之前在德甲效力时遇到过的问题。我在法兰克福的四个赛季里经历了九个主教练,并不是每个教练都非常喜欢你,所以对去海外踢球的球员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适应这个主教练、适应这个球队和球队的打法。这方面我觉得武磊做得也很好了。我也希望如果再有年轻球员留洋的话,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注意,是非常重要的。你在适应了生活、语言和那边所有的一切之后,最重要的是你要适应这个球队、这个主教练和这个球队的打法。

Q3:其实降级之后再想升级还是比较困难的吧,您当时也踢过德乙……

A:我认为一支球队刚降级后想要第二年马上再升级回来是比较难的,就德国的情况而言,一般来说都会在德乙徘徊两到三年才有机会再升入德甲。降级后第一年就升级回来的,比较出名的就是凯泽斯劳滕,创造过升班马夺冠的神话,但其他情况下这种概率还是比较小的。就武磊的情况而言,我认为西乙和西甲最大的不同是技术含量会更低一些,但是身体对抗强度和比赛节奏是不会改变的,德甲和德乙的区别也是如此,德乙球队的脚下技术并不是非常细腻,但是比赛节奏非常快,而且队员们在场上也更拼了,这也是我们的球员需要适应的过程。当然我希望的是一个年轻球员能够从丙级到乙级再到甲级联赛,按照欧洲球员的培养过程,一级一个台阶往上走。但是出现这种情况(指武磊遭遇降级)也没关系,我相信武磊在他这个年龄完全能够适应这些。

展开全文

Q4:您是第一批在德甲取得很大成功的中国球员,包括后来的邵佳一、谢晖等人,但是这几年除了武磊之外,没有其他中国球员能够在欧洲比较高水平的联赛中踢球,感觉也看不到会有更多的后来者出国踢球的迹象。您刚才也提到了有球员欲望的因素、水平的因素,是不是还有一些制度上的因素、俱乐部层面的因素?您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球员出去留洋?

A:刚才我说的是球员个人思想的问题,现在我想谈一谈技术特点的问题。我们可以看一看我在德甲、谢晖在德乙、包括现在武磊在西班牙人的例子,我们三个人算是适应得比较快的,也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数据—谢晖当时在德乙差点就拿到了金靴。我们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我们都有速度,这是亚洲球员的一个优势,包括孙兴慜也是如此。当然朴智星是一个例外,他的特点是奔跑能力强;中田英寿则是踢球技术含量高,而且也很能跑,这是亚洲球员的特点,速度、变向能力和灵活性是咱们球员能够在欧洲立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些优势,比如有些出国的中国球员,他是一个高中锋,或者技术型球员,除非你这一点特别突出,比如说你的技术特别好,一个中场球员技术含量特别高,可能比德国球员都强,你才能在那里立足。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找到自己的特长和我们能够在国外立足的根本所在。我个人认为速度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至少作为前锋来说是这样。

为什么很多日本韩国球员能够在欧洲立足,这里还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他们的适应速度特别快,能够接受欧洲的战术要求、训练方式,还有那里的生活;当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例如日本球员的脚下技术。开始我也怀疑他们在欧洲踢得时间可能不会特别长,因为欧洲球员身体更强壮,力量更大,但是我看了法兰克福的队长长谷部诚的表现,他已经37岁了,依然能够占据主力位置,所以我不由得认为咱们也应该好好借鉴下日本韩国的球员培养机制,包括青训机制。

Q5:我们看到在德甲,有很多日本韩国的年轻球员,他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国留洋了。就中国球员而言,我觉得年轻球员跟日韩相比较水平没有差很多,是否还是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球员出国踢球?比如说把他们送到德甲,让他们提早去适应。这样是不是能够让我们更快地跟上日韩球员的水平?

A:是的,我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就是韩国的孙兴慜,他是汉堡俱乐部青训培养出的球员。他15岁时去的汉堡青训,当时跟他同一拨的一共有5个韩国年轻球员,最后就他一个人踢出来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比例也不是很大,但是那时候韩国已经开始在把好的青少年球员送到德国培养了。2010年我在汉堡看过他的德甲处子秀,他替补出场后,我看到他的表现就觉得这个韩国孩子了不得,我记得他当时替补出场踢了20分钟,但就在这20分钟时间里他表现得已经非常好了。紧接着他从汉堡到勒沃库森再到热刺,一步一个台阶。

你刚才说的确实很对,咱们把好的青少年球员送到德国,当他们培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思路。为什么我们的青训出不了人才,在小升初的时候,这是一个分水岭,很多在小学踢球的孩子,因为父母想让他们上一个好学校。就拿北京为例,我估计可能有60%-70%的孩子,从此就放弃了踢球,这等于他之前在小学训练的六年就荒废了。就因为一个升学,我们浪费了很多的财力和物力。小升初是一个分水岭,然后等到初三升高中又是一个分水岭,最后到上大学时又是一个小的分水岭,我们这套体系事实上会受到比较大的约束,因为孩子学习的压力很大,他们也都会想如果自己踢球不行,还要考虑上学的事,这样的情况必须从体系层面得到解决。要留住这些好的苗子,减轻家长的顾虑,这是很重要的。我非常赞成把好的青少年球员送到德甲或其他欧洲联赛,来对他们进行培养。你看前面孙兴慜的例子,5个球员里出了一个球星,为什么我们不能多送一些球员出去呢?但是我们把球员送出去一定要保证培养的质量,还有他们的学业,最终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Q6:您刚才提到球员在国外不光是技战术方面的适应,还有生活方面的适应。对于日常生活,您对于现在有可能出国踢球的球员有没有什么建议?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德国踢球时与队友或生活中一些比较有趣的事?

A:我觉得出国踢球应有的状态,用一个词最好来概括就是“专注”。我们那个年代互联网还不是非常发达,网络和数字化的传播还是比较不发达的,当时上网还都是插电话线。但是无形之中这也减少了对我的很多干扰,我能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集中在训练和比赛当中。但是现在科技水平越来越先进,孩子们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对他们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干扰,包括媒体的报道。因为网络传播这些信息很快,孩子们比如说参加各种比赛,他们承受的压力会比我们那时候更大,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所面对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韩国日本的球员好好学习,学习他们认真的精神。你看现在在德甲的几个韩日球员发展都比较好,就是源于这种持之以恒的专注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那边站住脚,如果你没有这点,想要立足是很难的。我觉得现在的球员们也要好好地向武磊学习这一点。

Q7:自从您回国以来,也一直在从事足球相关的工作。这么长时间以来,您觉得国内的足球发生了哪些变化?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A: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容易出现“一阵热”的情形。比如说校园足球的发展,大家就都风风火火地扑到校园足球上面,一开始可能也出现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这种心情是好的,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按照足球的规律去做,所以在校园足球里出现了我们说的“足球操”,它跟足球的联系实际上是比较弱的;以及在教练资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也来参与学生辅导。但是随着校园足球工作的慢慢开展,我们觉得现在的情况好多了。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我刚才所说,是我们如何总结出一个发展模式,留住我们的人才。

其实中国小学的校园足球现在开展的很好,我们在逐渐提高基层教练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时间。小学,没问题,但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分水岭,小升初,我们一些好的苗子没有留住。我们想要在青训上做文章,是不是应该给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减减负、减减压?让他们有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踢足球,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重视起来的。来自高层的声音也提到过,咱们现在不能光是学习,学校也要重视体育,其实就在于这一点。我们能不能把这几个分水岭去衔接得更好,把校园足球开展得更好,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日韩这种高校的体制,让职业俱乐部能够从高校中去选择这些优秀的孩子。这个问题的自主权还是在于孩子和家长,如果你想好好学习,那就可以好好学习;如果你想从事职业足球,你也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机会。但最起码从这个体系里能够有人才出来,这是最重要的。

Q8:现在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德甲的水平会略低于英超西甲,还有就是拜仁在德甲的一家独大,您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A:目前我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说法,不要忘了上赛季欧冠四强里还有RB莱比锡,马上本赛季的首回合国家德比也要进行了,拜仁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十拿九稳战胜多特,现在没人敢说这句话。我觉得拜仁这家俱乐部一直都在良性运转,所以它的发展特别好,但德国足球其实都是在理性化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