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害
拜仁跟霍芬海姆的比赛演变成了一场闹剧,因为极端球迷拉起横幅辱骂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导致比赛一度中断。恢复比赛之后,两队队员相互传球颠球表示不满。包括多特蒙德跟弗莱堡的比赛中,也因为看台球迷唱歌辱骂霍普而一度中断。加上之前部门门兴球迷同样的表现。让这些极端球迷的丑陋呈现在了大众的眼前。
想要了解这场闹剧,自然要先熟悉德甲的50+1的政策。这项政策是指在德国联赛中,球队的股份分成两个部分,较多的一部分在俱乐部手里,另一小部分则在俱乐部会员手里,私人投资者和集团不能够持有俱乐部超过51%的股份。
这样的政策有利有弊,首先德甲联赛很好的限制了金元足球对于联赛的冲击。无法像英超曼城、切尔西这样背后有中东或者俄罗斯金融大鳄的加持,就能在俱乐部一手遮天。保证了德甲联赛在财政方面的健康以及整体联赛的稳定性。其实这样的政策也有很多不利的地方,比如跟英超相比,德甲的竞争力就相对弱了很多。
其实德甲极端球迷这样的行为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2017-2018赛季,汉诺威的强势表现,并没有让球迷感到开心,他们却在主场不为主队加油,这只是因为要抵制俱乐部主席马丁·金德。
不过这项“50+1”的政策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其中有一项规定:如果一家商业企业于1999年7月1日以前连续有效的运营俱乐部20年以上,那么这个球队不再受到“50+1”规则约束。而且2018年因为汉诺威主席金德对“50+1”政策提出法律诉讼。德国足协删除了“1999年7月1日之前开始投资”的限制。
关于霍芬海姆,能够从一支“村队”攀升到德国顶级联赛,完全是老板霍普的功劳。这位前霍芬海姆球员,在成为大富豪之后,选择投资自己心爱的球队,并且将这件事情坚持了将近30年。在2015年的时候,霍芬海姆就成为了霍普的私人球队。抛开所有的政策牵扯不说,霍普对于霍芬海姆的真爱可见一斑。
德甲的极端球迷对于霍普的抵制,显得迂腐不堪,并且十分的自私。毕竟俱乐部私人化之后,他们对于转会等的投资完全随心情来挥霍。这对于一些长期居于高位的俱乐部球迷是不能接受的。
不要说所谓的“50+1”政策是为了保证联赛的纯粹性。这更像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针锋相对,都有各自的道理和依据。但是历史是发展的,现代足球也是不断在发展调整的。所以德甲联赛也要适当的进行调整,太过保守反而会束缚自己的进步。
(作者: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