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退出足球圈三年尹明善,现在想找他的名字

记者白国华报道 已经退出足球圈三年的尹明善,现在想找他的名字,只能去财经新闻里搜索了。

6月19日,受市场关于吉利控股将收购的传闻,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帆股份”),尾盘涨停,不过该收购消息随后被吉利控股否认。

传言出现的背后,则是力帆股份债务违约、经营业绩连年下滑等负面新闻缠身的窘境,2019财年,力帆股份亏损逾46亿元。

如何逆境翻身,正是摆在力帆实际控制人、曾经的重庆首富尹明善面前的难题。

对于已经82岁的尹明善来说,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比赛。这场危机,比起他之前面对的足球危机,要严重得多。

展开全文

2017年,已经79岁的尹明善把重庆足球的接力棒交到了双刃剑的手中。

从2000年开始接手重庆足球,到2017年退出,17年时间,重庆足球兴衰交替,但火种始终不灭,这是老爷子的一份功绩。

重庆足球在尹明善手中,三起三落。

2003年末代甲A,他们降级;2006年,他们降入中甲;2009年,他们第三次降级。

三起三落,重庆足球犹如坐着升降机,在中超中甲间来回穿梭。但无论战绩如何,尹明善一直在尽力支撑着球队。

2014年,重庆力帆在中甲势如破竹,在他们即将杀回中超的时候,在重庆洋河基地,王栋的房间内,王栋和我谈到老板尹明善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印象最深的,最佩服的人是老板尹明善。因为我来这儿之后,俱乐部从来没有拖欠过一分钱工资。每个月的工资和比赛奖金都是准时发的,从来不拖欠,我由衷佩服。这说明老板是真正支持俱乐部的,也是真心喜欢足球的人,也是真正为我们这些考虑的人。力帆这么多年来能够有这样一位老板,我从内心感到钦佩,我也感谢老板对球队的支持。

是不是“好老板”?直到今天,中国球员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老板能否准时发工资。

中国足球职业化这么多年,投资人如过江之鲫,偷鸡摸狗者有之,投机倒把者有之,壮志未酬者有之,蜻蜓点水者有之,他们的名声好坏,外界有评判标准,圈内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但有几位投资人,比如河南建业的胡葆森、杭州绿城的宋卫平、重庆力帆的尹明善,他们的名声一直很好,这几支球队在中国足坛都不是超级强队,但在这几家俱乐部待过的队员,无论最后境遇如何,但对于准时发工资这一点,他们都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这几名算得上是中国足球第一代的投资人,现在各有各的活法——尹明善退出了,而地处中原的胡葆森还在坚守,宋卫平无论企业境况如何,但都不舍得放弃他的足球。

他们的球队都并非那种大富大贵之辈,相反,他们都有过降级经历,要知道,每到这个时候,就是球队生死存亡的时候,也是考验投资人意志的时候——是否就此放手,从此就海阔天空?

能支撑他们坚守的重要一点,他们都不敢担起“罪人”的名声,家国情怀,故土责任,这是印在这些第一代投资人身上深深的烙印。

是的,现在80亿的大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了,但他们的口碑会在。胡葆森如是,宋卫平如是,作为他们当中第一个撤走的尹明善,也当如是。

2010年3月,李章洙在广州恒大上任后不久。在一次饭局中,韩国教头慢慢打开他的话匣子,讲述他是如何突然从韩国回到中国,然后在恒大的执教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次饭局以后,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他还想起了第一次来中国时,第一次和尹明善谈的时候那种兴奋。当年尹明善也给李章洙设计了一份完美蓝图,但是一转身力帆就告诉李章洙,他们给外援的预备费用是一个人25万美元左右,三个人不超过70万美元,李章洙形容那种感觉,就像上了贼船却又下不来。

中午正式在恒大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名字后,李章洙把他的重庆往事跟朋友说了说,朋友似乎听出了他的一丝担忧,笑着说:“放心,许家印和恒大绝对不是这样的。”这时候李章洙突然问:“恒大是干什么的?”“搞房地产的。”“比建业大吗?比绿城大吗?”“你放心,许家印是目前中国足球投资人之中的首富,资产超过400亿人民币。”李章洙愕然。这时候,他才知道,从那天起,他开始为这名首富打工了。

虽然李章洙并没有评价尹明善,但从他的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他跟尹明善的相处并不算愉快:第一,力帆的投入可能达不到李章洙的预期;第二,尹明善的性格和他有点格格不入。所以,2002年,李章洙就离开重庆去了青岛。

55岁才出来创业的尹明善,不是那种“挥金如土”的老板,他从底层摸爬滚打,靠实业起家,真正花起钱来,必须精打细算。2003年,重庆力帆从末代甲A降级,2004年,力帆把自己中甲的壳卖到湖南,变成了后来的“湖南湘军”,然后花了3800万把云南红塔买过来,重庆保住了自己的中超资格,而云南拥有顶级足球的历史,从此成为绝唱。

2003年的末代甲A,那场著名的“输球进中超”的比赛,也巧,重庆力帆的对手是青岛贝莱特,而青岛的主教练正是李章洙。

2003年末代甲A,根据中国足协制定的中超门槛法则,除了硬件设施条件外,在积分上首创了一个“积分捆绑法”,即将取消了升降级的2002年甲A联赛名次乘以0.5,再加上2003年甲A联赛的名次,作为进入2004年中超的排名。

照此计算,在八一队和陕西国力已经铁定无缘中超之外,天津泰达将与重庆力帆“争夺”倒数第三名,以决定两队谁去中超,谁落中甲。打到最后一轮,居然发现,重庆力帆假如战胜或战平他们的对手青岛颐中,都将铁定无法进入中超。如果他们输给对手,同时上海国际战胜天津泰达,这样战胜重庆的青岛,积分会超过天津泰达将其压在第10名的位置,输球的重庆力帆就将成功上演输球保级的奇迹。

重庆力帆几乎已经绝望了,那是在2003年11月30日最后一战之前。尹明善在2000年接过重庆足球的大旗之后,乘着当年足协杯冠军的势头,2001年获得甲A第9名,2002年获得第6名,总体来说,这些名次都还能满足尹明善进军足球的基本要求,尤其是2002年第6名的成绩可以捆绑一半的规则,让他们在2003年冲超战役中还有一种占着先机的感觉。

但2003年的力帆成绩一泻千里,在有八一和陕西国力早早退出竞争的有利情况下,他们居然耗尽了上一年攒到的本钱,将与天津泰达争夺最后一个中超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