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羽联最近发布了重启相关赛事的时间安排,从目前发布的情况来看,比赛将会从8月开始,一些之前因疫情推迟的比赛重新调整了时间。粗略的看了一下时间表,直观感受就是太密了。以9月份为例,从9月1日到27日期间,依次有有中国台北公开赛、韩国公开赛、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比赛级别依次是超级300、超级500、超级1000、超级750,这四站比赛每站之间的间隔只有两天。
11月总共会有8站比赛,其中超级1000级别的1站,超级750的2站,超级500的1站,超级300的3站,超级300的2站。印尼公开赛和印度国际挑战赛同时进行,马来西亚公开赛和韩国大师赛同时进行。
不难看出,以目前的比赛安排,首先时间上非常紧张,其次高级别比赛“扎堆”严重,虽说世界羽联已经表示将取消“强制参赛”的规定,以避免运动员频繁参赛造成疲劳,但是这里还有个隐患,那就是世界羽联并没有发布奥运积分的相关规定。如果这些比赛和奥运积分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取消“强制参赛”就是个形式,队员们还是会为了宝贵的奥运积分而频繁参赛的。
现在相关的规定还没有发布,我们也无需费心去猜测,做好眼前才是队员该做的事。那现在该做的,就是明确对于8月份重启的赛程,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如果我是教练的话,看到这样的比赛安排,绝对一个头三个大。按照这样的安排去参赛,运动员绝对累得要命,受伤的风险大大增加;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频繁辗转各地,基本上就是这边的比赛刚结束,马上就要飞到另一个地方去比赛,根本没有训练和伤病控制的时间;还有一点非常让人担心,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到时候控制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频繁地辗转多地,在交通工具上接触很多人,交叉感染的风险是巨大的。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中,缺乏训练时间、增加较差感染风险这些问题,如果队伍决定要参赛了,我相信会有周密的计划去解决。但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是根本没办法解决的,就是运动员的疲劳感,具体来说,是精力上的疲劳。
我打球的时候,只有一次连打三站,其他的基本就是两站,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打两站刚好,要打三站就觉得精力跟不上了,很累。其实单纯从体能消耗来看,打比赛并不累,一场比赛一般1个小时,就算兼项一天也就两场球,这比起平常训练每天6-8个小时来说轻松多了。但是比赛的消耗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旅途的劳累,时差的影响,饮食,训练场地训练安排等,而且一到比赛,每个人都想着赢,这种精力的高度集中高度紧张是训练时没有的。可以这么说,虽然都是打羽毛球,但是训练的消耗和比赛的消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
对于比赛消耗来说,很多来源于比赛之外。在训练时,我们是在熟悉的环境进行熟悉的工作,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训练中;而比赛时,我们要应对对手的压力、现场环境的影响,以及上面提到的交通住宿等因素,所以比赛的累不是体现在身体肌肉的酸疼,而是精神上的松懈。如果遇到连续多站比赛都早早输球了,那这样精神上的松懈和倦怠感会更强。
之前和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们问过,网球运动员经常有连续参赛的情况,为什么羽毛球不行。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赛程安排,网球每年大体上是围绕四大满贯展开的四个比赛周期,每个周期之间运动员是有休息调整的时间的,而羽毛球的赛事就是从年初打到年尾,没有网球赛制那样的“轻重缓急”;第二就是不同项目特点不同,耗能方式不同,所以这样单纯的比较意义不大。
所以,如果8月份羽坛赛事真的顺利重启了,我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一定是精力上的疲劳,我觉得这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只要你出去打比赛,就一定有比赛之外的事情在消耗你的精力。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基础做起,那就是趁现在封闭集训的机会,把自己的储备做得更扎实,把自己的油箱扩扩容,争取能多装点油。等到比赛的时候,对手的油都被场内外各种因素耗得差不多了,你一看油表,还有半箱,那冠军肯定就是你的了。持久战嘛,就是比谁储备多。
超氧少儿课上线啦!
蔡赟 | “少儿课的帮助”
超氧独家研发的训练方法,集趣味性与专业性于一身,帮助孩子更好地把一件事情坚持下去,做久、做好。每节课的作业视频,孩子们劲头十足地“玩”,欢乐无限,能量无限。
超氧少儿课,就像太上老君的葫芦,收下娃娃们无处安放的精力、体力,并将之转化为终身受用的技能值。
将会带来哪些好处?
运动让我健康、运动让我英俊、运动让我洒脱,告别小胖墩、小眼镜、小屏奴。
培养孩子作为团队成员,与他人协作,共同达成目标。
培养孩子完全人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结合超氧教学,把羽毛球和身体运动功能贯穿起来。
羽毛球对身体协调性、敏捷度、意识反应、身体素质、速度耐力等……要求都很高,从小培养,受益的绝不仅仅是该项目本身。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意志品质将贯穿到小朋友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