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在体育上的脑洞,实在让人捉摸不透。他们能弄出个,刷新你的三观;也能搞出个,带你回到童年……
这一次,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咱的“国球”,琢磨出个新的幺蛾子——“乒乓头球”。
文/ 李 禄源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颗皮球,它可能被涂成了一个“西瓜”,也可能伪装成其它球类的模样……
你开心的时候拍它两下,不开心就冲墙踢它一脚。但不论你怎么蹂躏,它最后都会默默滚回到你的身边,不离不弃。
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有了更多更酷炫的玩具,从前那颗廉价的皮球早就无法入眼,孤零零躺在某个角落,任时间抽走它的一身傲气。
直到有一天,当你收拾房间的时候,再度看到它皱巴巴的尸体,也不会产生丝毫怜悯。
可能连皮球自己都不会想到,它们再度成为焦点,是在一群成年人的比赛中。
点击播放视频:惊险刺激的皮球对决
偶然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两位壮汉在乒乓球桌前,用头将一颗皮球顶来顶去,你可能以为他们只是在闹着玩。
当你发现那是一场正规比赛,有裁判、有晋级制度,甚至赛后还会有精心制作的比赛集锦,你可能又会不屑——
“还是袁隆平老先生让大家吃得太饱了……”
然而等你缓过神来,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慢慢发现其中的乐趣,终于开始庆幸—— 还好刚才只是在心里默默diss了一下。
于是,你又想起了小时候的那颗廉价皮球,却发现早已将它连同自己纯真的童年时光,一起倒进了街边的垃圾桶里。
其实,这项运动的官方名称叫 “Headis”,分别取自英文“头”(head)和“乒乓球”(table tennis)的尾巴。 传到中国以后,便成了“乒乓头球”。
就像官网介绍的那样,上手这项运动非常容易——一张有硬质隔板的乒乓球桌,再加上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皮球,就是它需要的所有硬件设备。
Headis官方使用的,也就是一颗重约100g的橡胶球
比赛规则也很好理解—— 双方只能用头去顶球,除此之外,只是在乒乓球规则的基础上,允许像网球一样进行截击。
难怪最初看到这项运动后,大家都吐槽:“老外在乒乓球上玩不过中国,于是发明了这。”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Headis发起者——René Wegner
据Headis运动的发起者René Wegner介绍,有一次他和朋友想去踢球,到球场后才发现那里早就人满为患。不愿意就这么干等着,老哥俩便在旁边免费的乒乓球台上玩了起来。
没想到,那些原本在排队踢球和打乒乓球的人,都被这项奇特的游戏吸引,纷纷加入。见此情景,Wegner顿时灵光一现—— 为什么不套用现成的规则,把它推广出去?
初版Headis,就这么“草率”地诞生了。
点击播放视频:Headis Top 10 Plays
但是,简单的规则和看似幼稚的比赛形式,丝毫不影响它的趣味性和精彩程度。
由于皮球在两名运动员的脑袋之间快速反弹,一旦对决开始,只要不形成死球,场边观众都时刻保持专注,生怕低头舔一口冰淇淋的功夫,便错过一记精彩的擦边球。
忽略场上情况,隔着屏幕,你甚至会怀疑自己在看一群人集体发呆↓
一轮精彩的对决后,观众们即时爆发的赞叹声,就是对场上局面最完美的诠释↓
而那些参赛选手,他们个个像是参加敏捷犬比赛的边牧,在桌前闪转腾挪。
本以为顶得死死的球,对手硬是能打出一记“闪现”,再给救回来↓